
为进一步打造智能建造金名片,构建“3+3+X”产业体系,探索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路径,相城区住建局立足全区建筑业千亿产值产业基础,以创新智造为核心动力,不断的提高产业能级,推动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向全域应用跨越,全力打造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。
苏地2023-WG-54号地块项目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苏站路以北、娄北路以东,总建筑面积为19.3万平方米,计划于2026年3月3日竣工。该项目作为智能建造理念的重要载体,深层次地融合新型建造技术、物联网、建筑信息模型(BIM)、人工智能(AI)及大数据技术,构建数字化管理系统,配备激光整平机器人、旁站机器人、5G智能塔吊等先进设备,实现施工自动化与资源优化配置。
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娄北区域基础设施薄弱、环境卫生欠佳等问题,缩小与周边区块风貌差距,推动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整体提升。
2台5G智能塔吊的应用,结合物联网、大数据和AI等前沿科技,使得操作员能够在地面控制室通过操作手柄与按钮,远程操控塔吊执行起升、回转等动作,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物料吊装运输的高效、安全及精准作业。塔机从“高空操控”向“地面操控”的转变,不仅实现了塔机远程操控智能化,同时也提升了作业安全性。
智能施工电梯即智能升降机,共有9台在项目中应用。智能升降机能够最终靠智能呼梯系统实现自动响应楼层呼叫、自动平层停靠和自动开关门,采用无人驾驶模式以减少人工干预。项目部还组建了针对施工电梯的应急指挥中心,能够对设备状态、能耗及故障信息进行实时监测,便于第一时间安排人员排除一些故障,大幅度的降低运行风险。
“地空协同”的概念也被应用在检查工作中,将智能安全帽、无人机作为一个个质安监员,形成项目现场质量安全的动态监管。智能安全帽具备全景拍摄功能,对管理人员现场巡查数据实时上传,同时具备直播连线功能,管理层可以在后台实时查看现场人员巡视画面,让调度与管理变得更智能化、科学化。无人机从高空视角对施工作业面质量安全做全面巡检,结合AI技术对各楼层临边防护、危险品仓库、工地围挡、裸土覆盖、材料堆放区、塔机驾驶室等关键区域做细致检查的记录,自动生成巡查报告。
项目深层次地融合智能建造理念,创新引入二大类建筑机器人协同作业体系,全面革新传统施工模式。建筑机器人能轻轻松松完成整平、抹平、喷涂、安装ALC墙板等工作,而辅助机器人能完成巡检、旁站、实测实量等任务,两者分别充当建筑工人、施工员/监理员的角色。所有机器人均接入物联网管理平台,并形成实施工程质量数字孪生档案,保障了施工全套工艺流程的可留证和可追踪。